新闻动态 / News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筑实项目基础 扬起发展风帆
2014-02-26

福清去年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总额居各县福清去年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总额居各县((市)区首位
■本版文图由记者朱毓松池远提供
  2014年刚开局,“南翼”福清即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继2013年福州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总额居全市第一位后,今年,福清拟安排市级重点项目94项、年度计划投资278.5亿元,继续以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驱车通过1月份刚刚通车的观音埔隧道,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大桥出现在眼前,这是百万福清市民关注的首座斜塔斜拉式大桥——观音埔大桥。大桥横跨龙江两岸,是福清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大桥的通车,大幅提升了福清的过境交通能力,减轻了城区交通压力。
  在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2012年5月动建的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现已基本实现机械竣工,上半年可望投产。项目投产后,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未来5年来,该项目还将继续在江阴增加投入,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在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
  “2013年,福清市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福清市重点办副主任林玉祥介绍,像这种关乎经济发展、百姓民生的市一级重大项目,福清在2013年共安排了43项,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49.3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45%。其中,在建项目19项、新开工13项。此外还有11个项目进入了前期预备,为下一步实现开工创造了条件。
  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林玉祥介绍,福清市强化四项工作举措,保障了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
  落实项目领导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制度,逐项落实“五大战役”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市级责任领导,对项目的前期报批、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协调、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抓到底”。
  强化问题协调机制。建立了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例会制度,研究协调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去年全年共举行21次协调例会,对江阴国际汽车城、福耀江阴工业园项目、观溪新区开发建设、千面山片区改造、音西建材市场等117个重大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前期手续报批、资金筹措等问题进行了协调,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有力促进工程建设进度。
  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市四套班子领导经常下乡深入项目现场实地了解项目存在问题,主动靠前协调服务;按照简政放权工作要求,做好福州市直部门下放权限的承接工作,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查环节,实行审批手续“并联”办理;对于部分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促进项目尽快动建投产。
  突出联合效能督查。市直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督查,实行两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确保项目存在的问题得到协调解决;福清市重点办每月对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例会议定事项落实情况逐项进行跟踪、通报;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实行滚动化管理。
  承载福州新发展的福州新区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今年,福清市拟列入福州新区重点项目92项,总投资2255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36项,6个项目进入前期预备。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强力推进,作为福州未来城区的重点拓展区域,福清正不断朝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迈进。
福清核电站可望7月发电
已举行首次装料前场内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正进入调试高峰
  目前,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进入了调试高峰阶段,正向7月底正式发电的预定目标推进。
  记者日前在福清核电站采访时发现,1号机组已进行封闭式管理。“目前福清核电工程安全质量受控,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福清核电站工作人员介绍,1号机组热试的第一阶段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已准备就绪。
  福清核电项目对缓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电力和能源运输的压力,拉动核电装备制造业,对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8年11月21日,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开工,迄今已建设了63个月。此前,从2007年9月前期准备工程启动,到2008年10月全面具备开工条件,福清核电站创造了中国大陆所有在建和已建核电项目中前期工作的最快速度。
  从去年12月底至今的2个月里,福清核电站1至4号机组完成了7项重要工程,其中4项与1号机组有关:
  2013年12月26日,热态功能试验第一阶段完成。
  2013年12月30日,DCS1E级机柜全部到场。
  2014年1月4日至17日,来自8个国家的17位专家开展了启动前同行评估活动。
  2014年1月24日,举行首次装料前场内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
  此外,福清核电站2号机组逐步步入调试阶段,3号机组处于安装高峰,4号机组全面土建施工中。
  据介绍,福清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实现一次规划、分期连续建设,其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是目前中国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机组之一。
  根据项目计划,从今年起,福清核电站将实现每年有一台机组发电。6台机组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总量450亿千瓦时左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江阴中景石化首套设备9月建成
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预计10月完工
  在福清江阴的中景石化科技园,首套化工材料聚丙烯的生产装置安装已全面展开。今年9月,这套35万吨产能的生产线可望建成并完成设备调试,为江阴打造千亿化工新材料专区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投建中景石化项目之前,中国软包装集团已在福州的“北翼”罗源建设海峡西岸软包装科技园,全球第一条最快速度、最高产能、最大宽幅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生产线就落户该园区。BOPP产品主要用于医药、食品、服装、商标印刷等领域。
  在生产线正式投产前,中国软包装集团生产的BOPP,都是从我国北方买了原料然后运回到罗源湾生产薄膜。往上游走,能形成高效集聚的软包装产业链发展模式,中景石化的生产线就是为了解决自身产业链条的打造而形成的。该项目主要生产BOPP的原料——聚丙烯(PP)石油化工和聚丙烯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PDH)液化石油气裂解化工。
  中国软包装集团副总裁朱泽斌说,随着今后5套装置相继在江阴投产,该集团不仅可以实现原料的自给自足,同时还可向国内外同行供应富余的产品。此外,其还可向邻近的巴陵己内酰胺项目供应副产品氢气,成为园区内的原料供应基地。
  在年初大批的零部件及周期进口设备进场安装后,其第一套35万吨的装置已陆续进入相对可控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而第二套装置目前正在加紧土建工程的施工,6月开始,设备将陆续进场、安装。第三套装置下月将开始土建施工,力争在9月开始设备的进场、安装。
  中景石化项目的建设还配套了罐区及一个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目前,罐区部分罐体已基本完成,码头的陆域填方、岸线施工已完工,水工桩基工程已完成80%,预计今年10月可完成建设。

引导福清现代商贸物流业转型升级

中宜电商物流园预计吸引上千企业入驻

  目前,筹建中的福建中宜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园,已吸引300多家来自台湾、香港、深圳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预计明年正式投产后,园区将会有超过1000家电商与物流企业入驻。
  “在筹备期,项目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福建中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忠说,通过参加海交会、投洽会等机会,园区吸引了两岸众多企业前来考察,并陆续签约入驻。
  福清已基本形成电子、塑胶、食品、玻璃、医药五大支柱产业。中宜电商物流园地处福清火车站附近,具有良好的地域条件。作为福清首家大型综合物流园,将立足于福清本土的产业优势发展壮大。
  “园区将整合海峡两岸产业资源,促进福清传统商贸与物流业升级。”王小忠介绍,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台湾城、塑胶化工城、汽车用品城、工业材料城、建材家居城、玻璃纺织城、MRO用品(即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城”,并着力打造两岸中药材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两岸汽车零配件电子商务基地。
  目前,园区有关项目选址、建设方案设计、可研报告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正进入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根据规划,园区建成后,还将吸引一二十家两岸有影响力的电商与物流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

树立行业新标杆
福清宏港纺织以创新赢市场
  “同等规模的企业,别人的建设时间用了5年,而宏港纺织只用了11个月。这堪称奇迹!”不久前,专家们对福建省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项目评审时,由衷地发出了感慨。
  宏港纺织位于元洪投资区回归创业园,是一家面向全球市场的纺织企业。2012年5月17日,企业开始动建。2013年4月,企业实现了投产,首期就投入6条生产线试运行。目前,车间里的生产线已达到12条,每天都在繁忙运转。
  “染色是纺织行业的最大瓶颈。”宏港纺织总经理郑春生介绍,为突破瓶颈,公司斥资4000多万元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成立了目前国内少有的研发中心。目前,这支由45人组成的专业研发队伍已研发出新品纺织面料120多种。在实验室里,每天新配置的染料颜色就能达到200种之多。
  在传统的染整车间里,因为满地的污水,工人全身必须穿塑胶外套、脚上穿雨靴;由于空气中弥漫的呛鼻染料味道,工人们还必须戴上口罩。可在宏港纺织的生产车间,记者并没有见到上述场景,看到的是繁忙的生产线、干净整洁的环境。
  “我们要做染整行业的标杆企业!”正是这种自信,宏港纺织勇敢地向国际最严格的英国玛莎认证发起了冲刺,这个标准远比欧洲标准高得多。“我们有信心通过认证!”郑春生说。
  郑春生介绍,认证申请通过后,不仅会为公司节省产品出口认证的时间、人力、物力等,也能为周边乃至华南地区的纺织品出口提供有资质的认证报告。

© 2018 FJZY2018.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5213号

地址:福建省福清市石竹街道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电话:0591-85736333